2024,莫言依旧红红火火的“三大智慧”
2024年初,有一个毛头青年递交诉状起诉莫言,被法院、检察院相继驳回,最后以失败告终。这场闹剧过后,仍有一些不甘心的人包括某些“网络大V”对莫言口诛笔伐,肆意诋毁抹黑攻击,一时间“狂风”大作,“妖风”四起,肆虐着莫言。
2024年初,有一个毛头青年递交诉状起诉莫言,被法院、检察院相继驳回,最后以失败告终。这场闹剧过后,仍有一些不甘心的人包括某些“网络大V”对莫言口诛笔伐,肆意诋毁抹黑攻击,一时间“狂风”大作,“妖风”四起,肆虐着莫言。
莫言在总结中提到,他收到了很多年轻人的留言,称呼他为“莫言爷爷”或“莫爷爷”。这些称呼让莫言感到心里像化了蜂蜜一样,又甜又温暖。因此,他戏称这些年轻人为他的“互联网孙子孙女”。
12月25日晚,作家莫言在他的个人微信公众号,分享了他的2024年终总结:
打开手机,刷到一位网名为“风姿卓越小猫XX”(为了这位网友的脸面,我就不把他的全名写上了)的一个帖子,感觉特别有意思……这位网友很有代表性,代表了一大批骂莫言的人的特征。
莫言捐的这些钱,救了多少人,你们要骂他,得自己捐款超过他才有资格,捐款体现了爱国情怀,有些人喜欢道德绑架别人,说到捐款小气的很,一点也舍不得捐。
第一件重要的事,涉及3部话剧,1部歌剧。他说,自己参观了莎士比亚的旧居,“当着余华和苏童的面发誓,用我的余生成为一个剧作家。他们报以笑容。我说他们是冷笑。”
12月25日晚,作家莫言在他的个人微信公众号,分享了他的2024年终总结。
2024年已经进入倒计时,莫言发布了年终总结视频,提到今年最重要的事之一就是收获了很多年轻人的爱。
还有一周,2024年就结束了。莫言录了个视频,跟大家分享他的年终总结!
聪明的人和喜爱莫言的人,都知道了什么意思,我们都会心一笑,但那些骂莫言和愚笨的人都莫名其妙。
龙是中国人的精神图腾,是民间比较崇拜的一个物种。据老人讲,龙年也是最不安分的年份,龙年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有别于其他年份的事情发生。2024年是甲辰龙年,这一年,还是发生了很多让人想不到的事。
今天我打开头条,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,我从页面的上方拉到下方,竟然没有发现一个喷莫言的网民,他们去了哪里?他们是把精力用在工作和生活中去了,还是喷不动了?或者终于反省了?
他们的脑回路很奇怪,不管有多少人,用多少证据证明司马南说的是假话、是谣言、是观点错误,他们始终都看不见,一次 也看不见。
艺术家?思维混乱,不会说话,连一个句子都写不通,这样的艺术家,真可谓天下奇葩。
有人说,莫言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作家,其实他的作品是有价值的,存在多元性和深度挖掘人性,反映社会真相的作家。
40年了,莫言也老了。《人民文学》却拉莫言上“与辉同行”,莫言和青年互相对捧。莫言该不该经常出来“遛”?
据传,莫言获得诺奖是日本获奖者大江健三郎连续五年推荐的结果——获奖了就有提名权,咱也不知道莫言提过谁。
一个睡得安稳,一个被围得发慌。莫言和陈凯歌同框的这场戏,有点意思。场合正式,场面热闹,但莫言那毫不客气的瞌睡,像一股清流。对比陈凯歌身边那堆着话筒、挤着肩膀的记者,气氛直接裂开。一个沉默寡言,一个滔滔不绝,谁更让人信服?这画面透着一丝荒诞。
莫言介绍称,作为同窗好友,余华欣然前往,但由于余华从来没写过书法,于是他在现场临时学习并设计字体,用三个小时反复写两个字“活着”,最终选择了最喜欢的一幅字,拍得6万多元善款。